用科学精神重新理解一切有为法发表时间:2020-10-11 22:54 这一讲,我们继续讨论《大毗婆沙论》具体而微的“极微”理论。 现在,我要带着你继续开脑洞,做思想实验—— 当在你切西瓜的时候,刀为什么能把西瓜切开?当一滴水碰到另一滴水,就会结成更大的一滴水,但一把刀切入一个西瓜,为什么刀还是刀,西瓜还是西瓜? 这个问题貌似很愚蠢,但越深想下去就越觉得玄妙。那么,佛学会怎么理解这个现象呢? 这是极微理论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:当极微在聚合成物体的时候,彼此到底是接触的还是不接触的?《大毗婆沙论》讨论这些问题,相当具有科学精神。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? 1. 极微不触 今天如果有谁去找佛教徒讨论这种问题,一般会被当成存心捣乱,但《大毗婆沙论》当真很严肃地来做分析和解释。我们大概可以推测,一来当时的印度,教派辩论的场面会很严峻,二来佛教徒里边已经有了不少高级知识分子,一些在普通人眼里纯属无聊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格外迷人。 古代印度人的思辨趣味确实有点强烈,中国人相比之下就不太爱较真,也更喜欢世俗生活,所以佛教在中国才会发展出另外一种样子。 我们还可以看看日本,日本人既爱较真,也很喜欢世俗生活,所以佛教在日本就变成了一种既高度世俗化,又饱含极致追求的样子,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世俗的生活美学,或者说使日复一日的世俗生活成为一种追求宗教美感的行为艺术。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殊的风格。当我们想象自己进入古印度的语境,就不能害怕繁琐。在极微这个问题上,《大毗婆沙论》虽然做出了很细致的分析,但中译本毕竟用的是不擅长逻辑思辨的古汉语,理解起来相当吃力。 我来简单梳理一下—— 首先,物体之所以能被分割,一定因为内部有空隙,否则就无法分割。这个道理不太容易从常识理解。 你可以想象一下切西瓜的场景:你一刀切下去,把一个完整的西瓜切成两半,但你的刀怎么可能进入一个完整的东西里呢?现在假设你有了孙悟空的法术,把自己和手里的刀放大一万倍,并且,你切的不是西瓜,而是一朵云,这样一来你就容易想明白了。 一朵云在宏观层面上被我们看成一个完整的物体,但是,从“缘起性空”的角度来看,它不是“一个”,而是“一堆”,是由很多个水分子聚合而成的“一堆”。 水分子彼此之间的距离其实很大,所以呈现为气态。若干水分子聚集在一个凝结核的周围,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气态小颗粒。小颗粒和小颗粒之间存在着更大的距离。所以在你一刀切下去的时候,一朵云里其实有着足够的空隙来让你的刀锋通过。 正因为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聚合体,“一刀两断”这种事才可能成立。否则的话,如果存在着最小的物质单位,它们紧紧挨着,不留一点缝隙,那么哪怕你拿的是屠龙刀,也不可能“一刀两断”。 宇宙里真的存在一种中子星,它是除黑洞之外密度最大的天体,而且是可以被观测到的。 我们知道在一个原子当中,原子核和外围的电子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。但是当大型恒星坍缩的时候,因为压力太大,带负电的电子被压进原子核里,和带正电的质子中和,变成中子。 原子那种空空荡荡的结构就消失了,变成了中子和中子紧紧挨在一起的样子,彼此之间几乎毫无缝隙,一颗中子星就像一个巨大的原子核一样。所以它才有着惊人的密度,一颗花生米大小的物质就能有地球上一座山的质量。 那么,你能有什么办法把这颗“花生米”切成两半呢? 《大毗婆沙论》的作者当然不会了解原子结构,也不知道有中子星这种奇怪的天体,但是,我们借助这一点现代知识会更容易理解他们的思辨途径。 《大毗婆沙论》假借佛陀发言,佛陀运用了归谬法,先假设极微是彼此接触的,而接触只可能存在两种形式,要么是完全接触,要么是局部接触。 如果是完全接触的话,我们又知道两个极微在性质上完全相同,那么它们当然就会合为一体,就像两个水珠相遇之后会合为一体一样。但是,极微合为一体也就意味着变成了一个单体,变成了个头更大的“一个”极微,而一个极微是不可分割的。 如果极微是这样构成万事万物的,那么当亿万个极微聚合起来,无非是变成了很大的“一个”极微,这太荒谬了,所以是不可能的。 如果两个极微只是部分接触的,那么它们就会有一个接触面,而那个接触面上不可能存在任何空隙,这就意味着一旦发生接触就不可能再被分开了,这样一来,两者依然合成了“一个”大的极微。这同样是荒谬的,所以是不可能的。 既然这两种仅有的接触形式都不可能,那么,真相只有一个:极微彼此之间是不接触的。 今天我们比古人更容易理解这个道理,因为我们知道在微观层面上,电子和原子核之间就是不接触的,偏偏构成了万事万物,包括我们的身体。但是,不接触,是不是就意味着留有真空呢?于是你还可以追问:空间是不是物质实体? 这个问题真的困惑过我很久,因为新的天文学研究不断证实着相对论描述的宇宙:空间是柔软的,是可以弯曲的。但是,既然可以弯曲,那就必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“东西”才能弯曲,也就意味着空间是一种物质实体。 我还专门就这个问题请教过万维钢老师,他答复说空间确实是物质实体。那么,作为物质实体的空间难道就不会“占据”我们传统物理学概念中的仅有“方所”意义的空间吗? 这种问题已经不是逻辑思辨能解决的了,让我们静待前沿科学的新发展吧。《大毗婆沙论》显然还没有想到这一层,所以我们先不去深究它了。 2. 重新理解“一切有为法” 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:同一件东西为什么时软时硬? 这个问题之所以成立,是因为极微如果是单一属性的,它们构成的事物也应该是同样属性的。比如上一讲讲到树叶为什么是绿色,因为树叶是由很多绿色的极微构成的。但是,绿色的树叶到了秋天为什么会变黄呢? 物质形态的变化多种多样,这是否意味着极微的性质会发生改变呢? 《大毗婆沙论》的答案是:不会的,变化只是因缘的作用。 比如水有三种形态,液态的水是柔软的,而固态的水,也就是冰,非常坚硬,把冰加热的话,它就会消融成液态的水。极微的性质并不曾发生变化,水遇到变硬的因缘就结冰,冰遇到变软的因缘就融化成水。 再看下一个问题:在我打了你一拳之后,我的拳头为什么没能和你的身体结合在一起呢? 现在你肯定答得出了:极微彼此之间并不接触,所以我的拳头不可能和你的身体结合在一起。但如果是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呢?从极微的层面来看,这仍然是亿万个极微彼此保持距离地排列着,所以两滴水的结合体还是可以轻易分开。 这里还可以用归谬法来做论证:只有极微彼此之间真的发生接触了,这才会发生真正的结合,但极微是不会彼此接触的。接触必然会有一段“接触时间”,一旦有了接触时间,就意味着接触会从这一个刹那延续到下一个刹那,而一切有为法只存在于现在这一刹那。 你可能没有马上理解,没关系,请你回想一下《金刚经》的那句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。你耳闻目见的一切现象都属于“有为法”。佛教修行的目的,就是让你摆脱“有为法”,进入“无为法”,也就是涅槃境界。 万事万物都像“梦幻泡影露电”一样,刹那之间生灭聚散。一般人很容易把这些话做感性上的理解。 比如“二十年来如一梦,此身虽在堪惊”,二十年这样漫长的一段时间,当回顾起来的时候,只像是一场迅速消散的梦。 再比如“人世刹那顷,汝身能几秋”,人活一辈子,只是一刹那。 但这都是文人的主观感受,佛学是要讲客观真理的。所以佛学说“梦幻泡影露电”,绝不会有二十年那么久;说“刹那”,真的是作为最小时间单体的刹那。 那么“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”当中的“现在世”到底指什么呢?意思很具体,就是在当下这个“刹那”里的万事万物。 而下一个“刹那”里的万事万物,虽然看上去和当下这一“刹那”里的万事万物一模一样,但本质上已经变了,所谓“接触”、“连贯”、“延续”这些概念通通都是假象。 这样你就能明白,虽然我打了你一拳,其实我的拳头根本就没有碰到你。你以为被我打了,那只是因为你的修为不高,错把假象当成真相。 今日得到 今天讲了《大毗婆沙论》具体而微的“极微”理论,要点有两个:(1)“极微”彼此之间并不接触,(2)“极微”理论用合乎逻辑的论证和精巧的构思来解释万事万物的生灭原理,很有科学精神,和那些一味让人去“悟”的神秘主义截然不同。 尽管这些论证存在不少臆想和破绽,但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。而且这也展现出佛学发展的真实过程:理论的发展、分歧和分裂是必然的,绝不会是《付法藏因缘传》描述那样理想化的一以贯之。 添加到笔记 划重点 “极微”理论用合乎逻辑的论证和精巧的构思来解释万事万物的生灭原理,很有科学精神。 今日思考 如果我打了你一拳,你为什么没有被我打散成无数个极微呢?退一步说,就算我不动你,你为什么没有分散呢? 你要感谢风,“四大”当中的“风大”,是它的聚拢作用维持着你的完整造型。但为什么风能把你聚拢,而不是把你吹散呢? 还有一个问题:《大毗婆沙论》提出这些惊世骇俗的理论,在古代印度真的能被人接受吗? |